日期:2025-02-18 浏览:123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建+业务”的融合模式,提升临床检测项目在酒精相关性障碍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水平,医学检验科和酒与药物依赖治疗科于2025年1月13日开展了一场临床联系会议。围绕“酒精相关性障碍疾病临床检测项目应用”这一主题,医技和临床两个科室的全体党员职工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为酒精相关性障碍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
一、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本次会议着重强调了党建工作在推动业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只有将党的先进理念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并充分挖掘专科特色,才能更有效地服务患者,进而推动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全面发展。
酒精依赖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威胁,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诊断并治疗此类疾病,医学检验党支部书记张少川同志通过信息系统应用、检验检查与酒依赖相关疾病的关联及科室合作推动科研业务协同发展等方面,展示了近年来在酒精相关性障碍诊疗中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标志物和基因筛查等领域。通过详细介绍酒精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检测、肝脏功能评估以及神经系统损伤标志物等检测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
酒与药物依赖治疗科主任伍力同志分享了基于临床实践的案例。他强调了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先进的检测技术有效融入日常诊疗流程,以提升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临床检测项目应用,助力精准诊疗
准确识别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是治疗的首要步骤。在本次会议中,医学检验科着重介绍了多种临床检测项目的应用。例如,乙醇浓度、糖缺失转铁蛋白(CDT)、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酒精代谢相关基因检测(ALDH2)等。这些检测项目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尽早发现病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与酒精依赖存在关联。医学检验科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为临床提供了多种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服务。例如,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可作为早期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其在酒精依赖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最新研究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揭示,酒精依赖与多个神经递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存在关联,例如多巴胺受体、5-HT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变化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相关的检测还包括B族维生素和各类氨基酸等。通过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临床医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酒精依赖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医学检验科通过药物浓度监测,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通过监测药物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结合患者的症状,能够确定治疗最适合的药量,这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为患者节省费用,同时还能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
本次临床联络会议不仅是一次科室间的业务沟通,更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我们将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技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共同谱写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篇章!
医学检验党支部 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