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1月18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1143次
原生家庭是近年来被大家熟知并频繁使用的一个概念,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来访者对原生家庭的各种描述:霸道不讲理、超强控制欲、无法沟通、缺乏关爱等等。随后,来访者就试图追溯自己现在的心理问题是否由原生家庭造成?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原生家庭?现在一般认为,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而原生家庭的环境和教育方式会对个体的性格、思维方式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如果依据这个解释,我们可以说个体的心理健康确实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原生家庭真该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人生成败全方位负责吗?
我们是延续数千年而依然生机勃勃的农耕大国,农耕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世代累积的经验进行春播秋收以保证家族的生存,因此,掌控了经验的父辈就拥有了说一不二的家庭权威。虽然我们已经转变成了工商业时代的生活方式,但农耕文化早已深深烙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灵魂,父辈权威依然不可撼动,所以我们会看到身边主流的原生家庭几乎都是手握资源的权威父母为孩子规划一条他们认知中最高效的成长路径,而缺乏资源无法挑战权威的孩子身处“伪民主”的家庭,只能老实听话混口饭吃,很难学会真实正确的表达自己,难免就会造成个体的内在心理冲突。
我们这样的原生家庭模式虽然功利但却高效,有利于父母把孩子送上康庄大道,降低试错成本。但在原生家庭的建设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家庭组成之前大家都没当过丈夫妻子,孩子出生之前大家都没做过父母,在这样一条婚姻不可重来、孩子不可二次培养的容错率极低的成长路上,父母抚育孩子会受到自身的认知、知识体系、信息量、独立思考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没人敢保证自己会做得完美无缺不犯错。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经常听到来访者对原生家庭进行血泪控诉,下至十多岁的青少年,上至已过不惑的中青年,容易把自己的心理状况与原生家庭相联系,并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完全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这种把原生家庭的影响绝对化的想法,是偏颇的,毕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即使原生家庭不尽如人意,我们个体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自主选择权,成年之后有持续发展心智水平的机会,还可以随时对自己的认知进行修正改进。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人生成败都归结为原生家庭所致,终其一生都沉浸在对父母的怨怼中痛苦不已,不仅耽误了自己的人生,对父母也有失公平,因为我们相信几乎没有人会故意把自己的婚姻搞到失败、把自己的孩子抚育得伤痕累累,在孩子眼中霸道、粗暴、冷漠、无爱的父母,也许已经在经营婚姻、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拼尽全力,已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做出了他们认为的最佳选择。
原生家庭是不可改变也不可重来的,追溯过去不是为了怨恨而是为了疗愈自己。我们的一生,如果能获得原生家庭的托举固然是好事,如果无法获得,我们就要学会用行动托举自己。与满心怨念、哀哀戚戚的状态相比,学会带着创伤去学习、工作、交友、读书、锻炼,对人生的感受肯定会更美好一些。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