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苑

首页>>健康之苑>>科普文章>>正文科普文章

关注女性抑郁,促进女性心理健康

日期:2023年03月10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1762次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一致,与外部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我国大规模调研显示: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多于男性,

二、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因素:

1.个体因素:生理、年龄、性格、遗传、疾病、教育和婚姻家庭等

2.社会因素:职业、文化、压力、城乡和环境等

3.突发因素:偶然或突发事件

三、女性抑郁

1.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是全球第二大致残病因,并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女性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且病程比男性持续时间更长,减少女性抑郁患者将大大减轻由精神障碍所致的全球致残负担。

2.女性抑郁的症状特征:非典型症状(躯体症状)更常见:食欲增加、睡眠增多、精力下降、疲乏、疼痛。

四、影响抑郁患病率性别差异的因素:

1.“假象”假说:

此观点认为,抑郁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事实上并无显著差异,女性抑郁之所以看起来远多于男性,原因可能在于男性抑郁的识别和治疗较女性更少,或者某些症状具有性别特异性,导致女性更容易被视为抑郁。

2.个体易感性差异(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30-40%,女性的遗传风险似乎高于男性

基因-环境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对于患病存在多向效应,负性环境因素可通过遗传因素升高特定精神障碍的易感性,如女性在应激生活事件下更容易罹患内化障碍,包括抑郁症,而男性则更容易罹患外化障碍

2)性激素

性激素可调控脑内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包括5-HTDANE)以及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

在性激素变动的关键时期,如青春早中期,以及绝经期,女性均出现了抑郁风险的显著升高

3)生理应激反应

通常男性对社会心理应激的生理应答更大,包括HPA轴活动增强、舒张压升高、负性或攻击性情绪应答、调控恐惧反应等,相比之下,女性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弱,HPA轴应答迟钝与更高的抑郁风险相关。

3.个体易感性差异(心理学因素):

1)气质、人格及应对类型:

从儿童早期开始,女孩调控注意及抑制冲动的能力即强于男孩,而男性相对更活跃和冲动,从高强度刺激中获得的愉悦感更强;缺乏积极情感及外向程度较低与抑郁风险升高相关。青少年期开始,女性的神经质得分开始显著高于男性,并持续终生,而神经质是确凿的抑郁症高危因素。另有研究显示,神经质与女性抑郁的相关性高于男性。

此外,女性的同情心、亲社会性、宜人性等人格特质水平高于男性,更容易对身体感到羞耻和不满意度,且反刍的应答方式(如被动重复地体验伤痛)更为显著,均可能与抑郁的性别差异相关。

2)既往罹患焦虑障碍:

女性抑郁患者共病焦虑的比例高于男性,焦虑障碍始自儿童及青少年期者,往往迁延为慢性病程,并升高日后抑郁发生风险。

4、环境因素(微观层面):

1)应激暴露及易感性

在青少年期,女孩的人际应激源更多,对这些应激的易感性也显著高于男孩;应激的产生可预测日后的抑郁发作。

2)社会支持:

缺乏社会支持对于抑郁的预测效应在女性中似乎强于男性,针对女孩和妇女的暴力针对女性的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WHO估计,世界范围内有30%的女性是配偶躯体及性暴力的受害者,而女性暴力受害者罹患抑郁及物质相关障碍的风险为对照的2倍。

3)童年期负性事件:童年期负性事件,早年负性事件(如躯体/情感虐待及忽视等)受害者更容易出现内化及外化症状,包括抑郁。

5、环境因素(宏观层面):

全球范围内,性别不平等的现象较为普遍,性别平等水平较高地区的女性罹患抑郁的风险较低,性别相关的社会准则及结构同样与针对女性的暴力相关,包括教育成就、掌管财产的情况等,进而影响抑郁患病率的性别差异。


拟稿人:张跃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