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苑

首页>>健康之苑>>健康之苑>>正文健康之苑

失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日期:2010年09月19日      来源:admin      浏览:8508次

    在研究中发现,引起失眠症状主要有5方面原因:一是身体原因,如疼痛性疾患、发热性疾患等;二是生理原因,如高速飞行时差、倒班工作等引起的失眠;三是心理原因,如应激性失眠、人生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失眠等;四是精神病学原因,如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焦虑症等;五是药理学原因,如酒精、抗高血压药等引起的失眠。
    虽然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但在咨询门诊中,常见的失眠原因主要可集中为四类。
    压力造成的失眠。当代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以及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都对神经系统造成了压力,使神经系统的觉醒系统张力升高,大脑皮层抑制功能受到损害。
   高三学生因为升学考试的压力影响到了自己的睡眠,每天要睡觉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无法达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此类人群必须端正对压力的态度。压力导致失眠的患者应努力接纳客观现实,在众多目标面前不必强求面面俱到,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不急于处理压力,在压力之下努力开辟新道路,也是解决失眠的途径。
    生活因素造成的失眠。在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小李经常加班到深夜,长期睡眠不足的她却也面临失眠的困扰。她说:“每当工作了一天想彻底放松的时候,总是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所包围,越是希望尽快入睡越无法实现。”
   生活因素导致失眠的患者长期面临快节奏、强竞争,生活节奏紊乱,生活习惯恶化,这些从生理上破坏了睡眠规律和睡眠节奏。
   生理期导致的失眠。处在青春期的人群睡眠多有向后移的趋势,喜欢晚睡晚起。对此可采用“切”掉早晨睡眠的方式,逐步提前起床。
  而老年期或即将进入老年期的人更喜欢早睡早起,此时应适当“切”去入睡时间,达到使睡眠深度增加的效果。“切”睡眠时间可采用每3天“切”去半个小时的方法,如青春期人群可逐步做到清晨6时起床,而老年人可在晚11时入睡。
    性格原因导致的失眠。有部分人群神经质偏高,日常生活中比较敏感,经常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且理性思维比较活跃,此类人群可能长年面对失眠的困扰。对此应做到适当增加运动、书法等消遣活动,使紧张情绪得到放松,以解决失眠的状况。
睡前长时间上网看电视影响睡眠日本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者在睡前上网或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表示睡不够,哪怕实际睡眠时间与睡前较少用电脑或看电视的人一样多,他们也还是会觉得困倦。
  调查显示,29%的轻度使用者(少于1.5小时)、40%的中度使用者(1.5小时至3小时)和54%的过度使用者(3小时以上)认为使用电子媒体是导致其睡眠不足的潜在原因。
    但是,睡前长时间上网和看电视的人,实际睡眠时间未必少。过度使用者在电脑或电视机屏幕前的时间要比轻度使用者平均多3个小时,但前者的睡眠时间比后者平均只少12分钟。
    调查还发现,上网比看电视更容易让人自我感觉睡眠不足,各个年龄段的上网者都是如此。
    有些人是因为竞争压力大,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抑郁失眠。但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不注意睡眠卫生而引起失眠。
   到医院就诊的失眠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中又以女性最为突出,女性中农村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她们长期承担繁重的家庭及田间劳动,缺乏家人的关心,自身的心理素质也较差。
    还有一部分中年人的失眠是由于不注意睡眠卫生而造成的,比如,睡觉、起床时间不规律;躺在床上阅读或看电视;晚上吃了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滞留在胃里延缓消化而影响睡眠;喝了含咖啡因的饮料刺激神经系统;睡前饮酒或吸烟等都会造成睡眠不好。
    因此,专家提醒,不仅要注意睡眠卫生,还要注意创设一个舒适且光线较暗、温湿度适宜,且没有噪音干扰的睡眠环境。一旦发生睡眠障碍,应及时就诊。
  普通人群中对失眠采取的对策有:服安眠药的占33.4%,少喝茶、咖啡的占32.9%,主动就诊的占22.3%,喝中药的占14.5%,喝酒的占13.1%。从医学角度看这些措施大部分是不正确的。
    对于失眠者,排除失眠困扰的正确做法是:首先不要将失眠看得太重,日常生活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国人群中有轻重不同睡眠障碍的人占1/3到2/3,许多人照样成就了伟业。
    其次,寻找、消除导致失眠的原因。失眠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心情、环境和药物四个方面。找到影响睡眠的原因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消除,便可以安然入睡。如果是因为工作、生活等重大变故,在一段时间里睡不好是正常人的反应,这时候需要面对现实,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活节奏和心态。
    最后,治疗办法有教育及行为干预,也可配合药物治疗。但安眠药不能随便吃,治疗失眠的药物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慎重选择。
    随着患睡眠障碍的人数增多,一方面医院逐渐在开设睡眠障碍门诊和建立睡眠实验室,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广大青年中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
    作家、记者、演员、白领、设计师和创意人、全日医疗陪护,以及上夜班的护士、司机、保安、超市员工等,是目前容易患上失眠的7种人群。
    这些人群应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合理安排生活,适当工作、娱乐及运动,睡前1至2小时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或者培养一套辅助睡眠的习惯,如睡前用温水洗脸、洗脚、刷牙。这些人应尽量把日常活动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将注意力积极投入到外界活动中,如:旅游、摄影、娱乐、健身、体育类活动等。要能够专注于某种东西:声音、音乐、意象、图片、场景,有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在意自己在做什么。同时,克服怕失眠的心理和对梦的认识误区,逐渐尝试改变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透支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病,大家不妨在白天“打个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力,保持最佳状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