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1月06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10506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可充分的表现自我,追求美好生活。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年青的女性谁不爱美。对于审美没有统一的标准,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生活阅历变化,文化的影响审美会发生变化,个性的成分会多起来。
在此谈谈一些爱美的心理现象。现在玩手机微信的人很多,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别爱自拍。常常会有朋友问:你是医生怎么看待自拍,她们的心理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多数没有问题。在现代社会里自拍已经不是什么新奇事,比自拍标新立异的事多的去了,如暴露胸部,腹部,私房照等。有的就是纯跟时尚,拍着玩的,就是无聊了,有时候觉得无聊没事情做,就拍拍自己。有点自我欣赏,有的女性告诉过我,说她特别喜欢自拍,就是觉得看着照片里的自己,觉得比现实生活中好看,然后心理就有些安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此人比较自恋,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总是希望展示更多给大家。再者就是像提问人说的,可能是渴望更多的人或是某人来关爱自己,关心自己,能看到自己的现状,所以就喜欢自拍了。
从心理学上看,喜爱自拍的人一般具有以下性格特点:
1、内秀型。有些人爱自拍,但却不愿别人来分享这些照片。他们懂得挖掘自身的优点,同时懂得自我欣赏。虽然他们不爱表现自己,但是他们相信: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他们是一群完美主义者,要求自身不断完善,对工作也尽心尽力,至善至美。
2、外向型。这些人自拍,往往是为了能在他人表现自己认为最美或最帅的地方。他们注意自身的外貌,自我意识强烈,希望能受他人崇拜或吸引他人目光。他们跟第一种内秀型相比,就显得比较浮躁,说他们自信,还不如说他们是自负,过于注重表面事物。
3、病态型。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限于病态了。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一些自拍者,往往标新立异,病态去追求自拍。只要能引起他人的目光,他们就去大胆自拍。无论评价好坏,他们一如既往。可以说他们已经属于偏执狂,限于为自己所在的成就感之中无法自拔。
女性在年青时,特别爱美,特别爱打扮,有这样的想法,纯属正常。我觉得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是不能耽误学习!要很好的安排学习和生活。家长们不如投其所好,用她感兴趣的东西来当诱饵,让她好好学习,然后要勤沟通勤交流,当然要做的自然,适可而止,不然会有逆反心理。可介绍一些穿着的方法, HTMLCONTROL Forms.HTML:Hidden.1
有些女孩穿着暴露,透明,其心理不一定是为了凉快,抵御酷热,免不了有吸引异性关注的心理,还有人性本能原始的心理欲望。文明让人们的服装进步得多种多样,当今社会上流穿着上标新立异,女性穿的越来越少,裤头短的可怜。女性穿着暴露有潜在的心理需求,可望回头率,这些女孩一般心理闭塞,比较自恋或者是不自信,用叛逆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一个女人的躯体美不在暴露多少,要纠正错误的审美认知,美应该是的身体健康,雅致的穿着、得体的举止、潇洒的谈吐,丰富的头脑、优良的品德等等。
有一部分女性的困惑是社交方面的沟通问题,比如在任何情形不爱展示自己怕照相,害怕当众发言和讲话;比如从来不敢和上司交流,不敢和朋友争论,不敢和同事谈工作以外的事情;比如极其不适应需要对外联络、加强沟通的工作等等,她们生怕自己会在他人面前丢丑出错。在参加社交活动之前,内心非常紧张焦虑,总是预先设想许多自己在别人面前窘迫尴尬的情形。即使在活动结束之后,她们依然难以恢复内心的平静,一次又一次地回顾刚才的情景,检讨自己所言所行的每一个细节,并反复告诫自己以后应该如何做。与人接触和交流,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对于具有社交恐惧倾向的朋友来说,却成了一项勉为其难、痛苦不堪的任务,不仅无法自如地展现个人魅力,而且经常是手足无措,紧张冒汗,满脸通红,口干舌燥,心跳加快,恨不得尽快逃开人群。
有人认为社交恐惧和性格有关,内向的人对社交活动恐惧,外向的人则不会。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社交能力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我们增加才干、增长见识、了解社会和丰富人生的有效途径。同时,社交是一种生活技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新对象,从而获得更加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友谊。社交能力是可以后天学习培养的,它和性格的内向外向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人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形成的,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但有的朋友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的孩子从小惧怕生人,不合群,在集体中不善表达自己,这些都是缺乏社交能力的表现。有的父母可能认为这样挺好,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好孩子”应该是安静的,听话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的,爱出风头的。尤其是女孩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文文静静,柔柔弱弱,时刻保持淑女状,对女孩子正常的对外交往也过多干涉。现在女性也要参与社会竞争,也面临着个人的发展和挑战,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便无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如果你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这里给你几个建议:
1、做深呼吸。当内心感到紧张的时候,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能够及时缓解内心的焦虑;还可以将两脚站稳,慢慢提起后脚跟,坚持数秒后再轻轻放下。每次反复做20-30次,一天2-3次,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心神不定的感觉;
2、当出席社交场合时,可以手中握住一个小东西,比如一个酒杯、笔等等,会起到稳定临场情绪的作用;
3、要培养自己“外向型”的兴趣爱好,有些爱好,比如书法、画画、看电视、看书等等,这些往往是一个人的“静态”的兴趣,我提倡大家多参加团体型的运动爱好,比如健身、打球、聊天等等,让自己“动”起来,让自己“敞开”。我们总是在提倡生动活泼的兴趣爱好,只有在外向型的兴趣交往中,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才会慢慢提高。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有以下特点:乐观、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坦诚、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等,当然,不是说这些特点都具备才能有好的人际交往。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自我中心、虚伪自卑、没有个性等等。有了以上的参照标准,大家都可以对照自己,扬长避短。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估价自己和别人,古语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何为“贵”,为何“贵”,贵,说明其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的确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错误的自我估价中,对交往妨碍最大的,莫过于自卑和自傲。 自卑,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作出过低的估价,进而否定自我。自卑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总是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为自己的不当。有自卑感的人往往过分地自尊,为了保护自己,常表现得非常强硬,难以让人接近,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格格不入。 自卑心理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所以,要克服和预防自卑心理,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相貌、身高等等,完全可以用别处的辉煌来弥补,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本身不是坏事,可是他老是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不是激发起奋起直追的勇气,而是越比越泄气,从而贬低、否定自己,以偏盖全。事实上,人各有所长,自己不可能事事都强于别人,反过来也一样。见贤思齐应当鼓励,这其中还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所以,要防止和克服自卑感,还要注意不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在选择目标时除考虑其价值和自身的愿望外,还要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与其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还不如设立一些较为现实的目标,采用“小步子”原则,不断地使自己得到鼓励。最后一点,要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或因自己某一方面的过失而全盘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