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理热点

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心理

日期:2014-08-04   浏览:14791次

 

近年来,网络反腐事件不断涌入公众视野。游走在“道德审判”与“人肉搜索”间的草根网民,众志成城,用热情支撑起一道又一道反腐大网,在揭露案件细节、暴露官员信息方面步步逼进,直至真相大白,犯罪官员坠入法网。网络反腐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民众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其参与心理也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活动脉络和特点,即监督心理、安全心理、从众心理、宣泄心理。

(一)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监督心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政治言论自由的空间,任何个人、组织和派别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见解,政治参与活动更加便利,网络逐步成为广大民众参政议政、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对于贪污腐败问题,民众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廉政民主监督。网络反腐的众多案例都与网民的举报、发帖、密切关注有关。全国连续发生多起官员因涉嫌违纪违法而被免职、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调查的事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事官员涉嫌违纪违法的行为被网民在互联网上公开,引起纪检监察部门注意并介入调查。近年,网民对一些社会不公平的事情进行监督、议论和反映,充分表明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日益提高。在网络反腐方面,更多的民众已经参与进来,他们不仅积极举报官员腐败行为,而且通过发帖、转帖、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甚至对腐败分子进行“网络审判”,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利。

(二)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安全心理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被诸多的心理学家所关注。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心理的安全感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在马斯洛看来,安全需要是人类的重要需要之一。人们无论从事任何活动包括上网以及参与网络反腐都希望有安全感,而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安全感的需要。所谓网络的虚拟性是指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它以文字、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在这里,并不存在现实世界中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以及空间距离所造成的各种沟壑,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用匿名或虚拟身份,凭借代号就可以暂时隐匿部分或全部在现实世界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姓名、籍贯、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地位等,而与其他的代号互动或交流信息,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表露出来,让人有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感受,就好像隐蔽起来一样,有了一种格外的安全感。

传统的举报方式如信件举报、电话举报、上访举报等都有其局限性,而网络主体的隐蔽性和网络表达的自由性,使“我”可以尽情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而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去批评或揭露各种各样的腐败乃至犯罪行为,而不必去考虑自己发表言论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从而避免了在现实世界中言负其责或者打击报复之类的事情发生。

(三)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团体或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行为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意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里,网民很容易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话语和关注点而“群聚”在一起,大家彼此沟通,互相交流,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群体力量。不少网民参与网络反腐也正是基于对群体的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通过网络发帖反腐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体力量时,往往会使一些人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加速了群体力量的积聚。

从众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从众行为的性质。如果是理性从众,形成一股强大的反腐力量,起到反腐倡廉的作用,这当然既是积极的也是应该支持的。如果是不加分析地盲目从众,产生一些不理性、不冷静的言行,这种从众就可谓是消极的了。群体心理学告诉我们,群体决策和行为往往会发生冒险性转移、责任分摊现象,因为在群体中有了匿名感,整个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和言行是由群体作出的,后果和责任也是由群体而非个人来承担,好像责任被平均分配到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时就已经微乎其微了,单个人不必承担群体行动所招致的后果。所以,单个人不敢说的话敢说了,单个人不敢做的事敢做了,个体在群体中与大家一起行动会比其单独行动时有更小的责任感,产生法不责众心理,时常会发生不计法律后果的事情。

(四)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宣泄心理

从诸多网络反腐的案例来看,网民通过网络举报、人肉搜索、发帖、跟帖、转帖进行“网络审判”等,这既与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有关,也与部分民众借机进行心理宣泄有关。

当下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也处于纵横深入的艰难期,自然地处于社会矛盾急剧增加的高峰期。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利益的不断重组,而这种利益重组难免会出现种种不公正、不规范问题,从而极易使既得利益者缺少安全感,利益受损者产生强烈的社会怨恨感。近年多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是人们社会怨恨感的一种发泄。选择网络反腐平台来进行宣泄就是部

分人作出的一种心理补偿,而社会舆论、网络舆情又往往对社会分配不公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由此,这些不满情绪、怨愤心理的积压就构成了部分网民参与反腐的心理基础,他们需要借此进行心理的宣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