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0-09 浏览:18285次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清明节”、“中元节”等等与亡灵单向沟通的特殊节日。而在平时,不经意间与亡者在心灵上的邂逅,就是托梦。托梦准吗?它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样呢?
托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及其他很多文化里,都是一些令人不安的体验。比如梦到先辈或亲属在去世之际向自己告别,或在去世后托梦诉说自己在另一世界的不幸或困苦,让在世的人给亡灵烧纸等等。“托梦”成了在世和过世的人发生一种特殊的“对话”。不少文艺作品对此也做过描述。
托梦是潜意识的表达方式之一
实际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托的梦大多有一些共性。比如,做梦者与托梦者往往关系非常密切,要么为夫妻,要么为近亲属。有了这样的紧密关系,那么做梦者对托梦者平时的关注就是非常合理的。也就是说,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关注,在心理上就会日有所思。当然,这种“思”未必发生在意识层面,而可能发生在潜意识层面。在心理上,人有自己可以觉察的清醒意识,还有一部分自己不能觉察但仍在工作的意识,就是潜意识。即人的潜意识会关注另一方。不仅如此,人的潜意识还有很多精密的功能,包括对很多信息的监控与收集,特别是对清醒意识中注意目标以外的信息。对这部分信息,意识有可能没有关注,因而没有捕捉,但潜意识不会放过。人的直觉、灵感,就是潜意识功能的一个突出表现。所以,经过潜意识对很多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就会产生一种所谓预示的功能。
正如《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父亲给他托梦,讲述自己是如何被弟弟所害,并被篡夺王位。其实,从心理学上的解读就是,哈姆雷特的潜意识采集了很多有关信息,综合加工整合之后,基本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和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接近事实真相的判断。就如同《射雕英雄传》中智商极高的黄蓉会根据很多细节,推测出是谁杀害了江南六怪一样。而潜意识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做梦,梦的呈现是借助形象思维的。于是潜意识就借助梦的功能,演绎了父王给哈姆雷特托梦来解释谜团的这么一个合情合理的情境。让人听起来,就是哈姆雷特通过父王的托梦才知道事情的原委的。
“完形”心理机制让梦境照进现实
但是为什么很多托梦的情节,听起来会那么准呢?梦暗示的内容有时和事实几乎完全一致?除了前面提到的潜意识收集信息、形成直觉的机制之外,还有一种心理功能在起作用,就是“完形”。在心理上,如果有一个事件出现了,那么正常情况下就需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过程,才会完结。如果,这个过程中断了,或无法发展下去,人就会产生一种压力或者说动力,驱使着将这个悬而未绝的事件完成,得以圆满,这个过程被称为完形,包括对生活中一些事情做出说服自己的解释。当然,每个人都是活在解释中的,而很多所谓托梦的梦境,往往令做梦者醒后难以解释,觉得意外。此时,梦就是一个谜,需要赋予含义或解释。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幼童走失了,家人都非常焦急地找,次日发现他在一个湖中溺亡。当时姑姑非常震惊地说,昨晚做梦梦到这个孩子对自己说,“姑姑,我好冷”,原来是落水了!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梦境几乎就是在暗示孩子落水了,所以才感到冷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夜晚不归的孩子,在外面肯定会感到冷的,即使不是落水。这一点,孩子的姑姑在潜意识中是可能会考虑到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梦。但落水这一解读却恰到好处地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一致起来。
这一类的托梦概括起来就是,先是做一个很特别的梦,但不知道意味着什么,紧接着在现实中又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在内容上和梦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可以建构一定的联系,并且梦和事件在感情色彩上往往很一致。于是做梦者就会不自觉地用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解释梦境。但在感觉上,就像是事件印证了梦境,或者梦泄露了天机。
潜意识的记忆功能释放内心深处的情感
当然,更常见的托梦是晚辈梦到先辈说自己在阴间没钱了,生活窘困等。其实这种现象无关鬼神,而是激发了潜意识对过往的回忆。人的潜意识具有强大却又刻板的记忆功能。在意识层面,晚辈或许已经将去世的先辈遗忘了。但遇到一个能够触发回忆的情景,比如和先辈共同生活过的一些特殊时间、特定环境等线索,都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引发对先辈的怀念、担忧或愧疚等负性情绪体验。折射在梦里,就是先辈对自己诉说在那边过得如何不好。晚辈醒后大多会去给先辈烧纸祷告甚至做法事,在意识和行为层面完成了对先辈的缅怀,也释放了那些积压在内心深处而不被觉察的情感。
更多的时候,所谓的托梦在现实中通常找不到依据,也就不了了之了。人在心理上,对于不符合预期的事情,即否定自己判断的事情,通常不会重视或不会接受,慢慢也就淡忘了。所以,与现实巧合的托梦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基本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当然,随着将来对生命奥秘的深入研究,或许会在生理学的角度上提出更为客观的解释。
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