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理热点

几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日期:2009-08-28   浏览:10318次

 

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 

     儿童本身缺乏适切表达能力,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们常会透过一些怪异行为表达,例如:想博取关心而佯装头疼、以反抗父母掩饰内心的焦虑。诸如此等问题,我们绝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 
    
其次,儿童心理问题的临床症状也不见得与成人相合,例如:忧郁症;成人可能会有自杀倾向,而儿童却无此种倾向;同样地,成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可能是幻觉、妄想、幻听等,不过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却是退缩。 
    
另外,由于儿童正逢利用周遭环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及早治疗,较具成效、且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许多,但是若拖延处理时效,就得多费一番周折。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我们将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类。一般性的问题如:口吃、尿床、逃学、不吃饭、说谎、好动等;特殊性的问题如:自闭症、适应障碍、癫痫、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也许你会说,你所碰到的问题不只这些。的确;孩子的问题并不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们列举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想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加以分类,而是想让父母亲了解孩子出现哪些行为时必须注意、甚至治疗。

自闭症

     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兴趣比对「人」来得高,有时甚至会把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玩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复且节奏性的动作;对于喜欢的东西相当执着且一成不变。 
    
产生自闭症可能的原因有:遗传、脑伤以及父母对子女冷漠的管教态度等。其治疗方法,积极方面:应注意自己的管教态度、适时提供爱及关怀、并妥为设计适宜的学习环境。消极方面:则应给予行为治疗,例如用代币学习或社会性增强等方式来建立自闭症儿童的人际关系,饮食行为等。

过动儿

     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东跑西、爬上爬下、话多、手势多、父母或老师往往非常讨厌这种孩子,他们有时会认为这些孩子是故意捣蛋的。
一般而言,这些孩子的特征有:
1
、注意力难以集中。
2
、肌肉协调不良。
3
、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
4
、情绪不稳易发怒。
5
、过度敏感。 
    
儿童过度好动的可能原因有三种:一是家庭压力太大、二是轻微的脑部受损、另一种是天生就属于活动型的孩子。 
    
治疗可分成二部分,积极方面应尽量减低家庭压力,怀孕时不要乱服成药;消极方面则可使用镇静剂,降低孩子的活动量(但不宜长久服用),在教学上则尽量安排消耗体力的或简单的活动,并时时给予必要的增强。
恐惧症

     儿童对鬼、神及不明物体的恐惧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这种恐惧若持续不断地存在着,则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造成恐惧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种,其一是过去可怕的经验所引起--如突来的巨响、朋友或兄弟的恫吓等;其二,恐惧可能是焦虑的代替品;其三是社会学习而来。 
    
矫正上应尽量避免危言恫吓;如果过度恐惧可以服用轻微镇静剂减低其恐惧程度,然后再使用系统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惧。 

口吃
     根据统计,24岁的孩子最易产生口吃,口吃是种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一般而言;因为12岁以前的孩子,正利用社群中较多数的价值判断,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所以对与他们不一样的人,常有行为上的排挤,造成口吃孩子的内心往往产生严重挣扎,说话时也会有焦虑的现象产生。 
    
孩子产生口吃的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生理原因可能有:遗传、发音器官协调迟缓、发音器官障碍、神经系统控制问题等,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最好能就医诊疗,一般都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心理因素造成的口吃又称为心因性口吃;大多来自内心的压力、焦虑、恐惧、需求注意、或不当模仿等,比较常见的例子如:课业压力太大、因升学造成适应不良、搬家对新环境恐惧、习惯训练时过于严格、或要求孩子改正积习、太过紧张的情境、父母教师对处理其它口吃孩子的方法不对等,这些情况在父母教师管教比较严厉、或儿童本身较为敏感时,会更严重。 
    
心因性口吃的治疗必须针对造成口吃的原因加以改进,如果孩子出现口吃时,父母教师应更和善(但此时要注意其它孩子是否会因此而模仿),严重时也许需要语言治疗学家或心理学家的帮忙,目前多采渐近治疗法或嫌恶的疗法。

夜尿症

     夜尿通常发生于3岁左右的儿童。一般而言产生夜尿的可能原因包括器质性因素(如:膀胱无力)、夜间饮水过多、太暗不敢上厕所、日间活动量过大、以及没有学会控制大小便等。
目前比较常采用的夜尿治疗法有:
1
、训练孩子增加膀胱的容量。
2
、减少晚间睡份摄食与盐分摄取。
3
、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行为。
4
、关心、重视孩子并减低孩子心理压力。
5
、行为治疗。


强迫行为

     儿童如果经常重复某些行为或动作就得注意,否则一旦变成强迫性行为就很难戒除。 
     1
、面对强大的焦虑时用以缓冲的工具。 
     2
、执着于二种不同的观念而造成心理的冲突。 
    
此症多采用心理治疗法治疗,一般可分为个别治疗及游戏治疗。

攻击行为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会表现出敌意、不服从,甚至有身体、语言等攻击行为。 
    
攻击性强的孩子通常拥有一个拒绝、苛求、训练不一致的家庭,同样地,这些孩子比较容易遭受一般性的挫折且其挫折容忍度偏低。
其治疗通常须要:
1
、改善管教方法,不要用严苛、打骂的方式。
2
、改善家庭环境:提供温暖、接纳、关怀的环境。
3
、善用增强鼓励的方法,当孩子没有攻击行为出现时,应予以鼓励、赞赏。
4
、攻击性过度强烈时,宜带往医院诊治。 

   
父母该如何做

     撇开一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心理问题不谈,后天造成的问题,父母应该负首要责任,因为一大部分的儿童心理问题是因父母的疏忽所致,因此,我们愿提出以下几点基本原则供父母亲参考。
     1
、不妨多接纳、支持、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2
、不要用太多责罚。
     3
、父母亲管教应一致、态度要稳重。
     4
、不要以命令、训戒、谩骂、批评等方式教育儿童。
     5
、多倾听孩子诉说心里的话。
     6
、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
     7
、不要与孩子争论问题。
     8
、孩子有错应婉转矫正并解释不对的理由。
     9
、多注意孩子行为,一发现有异就该及时治疗。 

    
以上诸点建议适用于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至于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我们希望父母能送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与训练,让他们早日适应社会的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