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9月01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15549次
这个心理效应,来源于美国空军基地的一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有一次,他和上司对火箭进行减速超重实验。实验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安装的方法有两种,结果竟然有人把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后来,墨菲总结了这件事情的教训,提出了一个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就是墨菲定律。
那为什么会出现墨菲定律呢?从心理学上研究,有两个因素值得反思。
1、侥幸心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朋友约好了出门时间,以为时间很充足,先玩玩手机放松下。结果,时间差不多了,打算出门就发现钥匙找不到,出了门刚好公车从你眼前开过,只能等下一趟。好不容易挤上公车,下了车,不知道约定的餐厅怎么走,用了导航在附近绕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最后,就真的迟到了。其实,这不是什么“倒霉”。而是对一件事情心怀侥幸心理,没有做足功课。
2、自证预言
另外一个,是心理学经常发生的“自证预言”。也就是心理暗示。我们把生活中很多不幸的事情,归咎为“运气不好”。但其实,并不是概率问题。这背后隐藏着,你忽略的必然性。当你过分担忧一件事情产生糟糕结果的时候,消极的态度正好影响着你的判断,于是担心的事情,就真的变成事实了。所以说,当“我怎么这么倒霉”这句话说多了,真的很容易就变得倒霉。
墨菲定律,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到婚姻相处,孩子教育问题上,也是一样。为什么你总是和另一半强调,不要乱扔袜子太脏了,吃完夜宵顺便洗碗不要太懒。但他们还是每次,袜子乱扔,脏碗不洗?为什么你总是拼命和孩子说“不能这样”。但他们还是转身即忘,重复犯错呢?其实,当你反复的强调一些不好的事情。在听者心里,好的做法,他们可能都忘记了。反而是不好的习惯印象深刻。深入潜意识,在不经意间,影响着行为。
你身边有没有“墨菲定律”的怪象?如果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也许你可以省视一下,你有没有因为“心存侥幸”或者“自证预言”,导致重复犯错。如果是发生在亲近的人身上,也许你可以觉察一下,是不是你的负面语言正在给他们无形催眠?当然,知道了墨菲定律这个心理效应的强大,我们可不要只停留在反思负面影响,还可以多多利用这个效应,给我们创造正面积极的效果。多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让“心想”,真的变成“事成”!